武漢凱迪正大電氣有限公司
效勞熱線:027-83551828
公司傳真:027-83551868
郵箱位置:kdzd@china-kdzd.com
地 址:武漢市東西湖區環湖中路88號12棟4樓
據我國互感器工業擴展分析,傳統電纜故障測試儀器是變電站工程應用的主力設備,其優良的可靠性、穩定性是電網長期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但隨着我國電網向高電壓、大容量及智能化方向擴展,傳統互感器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當前的電網需求。現對2016年我國互感器工業擴展趨勢分析。“近年來,在傳統互感器不斷改造升級的同時,以電子式互感器為代表的新型互感器得到了快速擴展。”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計量研究所高壓計量产品性能試驗研究室主任工程師胡浩亮展現,其中基於羅氏線圈、光學傳感等技藝的電子式互感器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产品。
電子式互感器快速擴展
“傳統互感器由於受鐵芯傳感器的局限,存在體積大、磁飽和、動態測量範圍小、頻域響應範圍窄等缺陷,同時存在易燃易爆、二次側維持過程产生高壓等危險,迫切需要升級改造。”但胡浩亮認為,相對於傳統产品的改造升級,新型互感器产品才是未來市場的擴展方向。
胡浩亮進一步展現,近年來我國有關新型互感器技藝的研究,主要是致力於羅氏線圈積分技藝、激光供能可靠性技藝、抗幹擾技藝、全光纖電流产品穩定性技藝等的研究。例如,針對配網中存在大量畸變負載電流的情況,業內正開展適用於寬頻帶、抗直流互感器鐵磁材料研究,同時也在進一步深入研究超微晶、鐵基非晶、復合材料、氣隙材料的勵磁特性,探討研製新型抗直流、和諧波電磁式互感器的可行性。但就詳細的新型产品而言,“隨着電網容量擴大,變電站向數字化、信息化和集約化方向擴展,以羅氏線圈、傳感光纖、低功率線圈、同軸電容等新产品為代表的電子式互感器得到了快速擴展。”他指出,其中基於Faraday磁光效應的全光纖電流互感器、基於羅氏線圈的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及電容分壓原理的電子式電壓互感器將成為未來市場擴展的主流。同時,信號檢測及信號高速處理軟硬件技藝研究也會進一步加強,與之配套的基礎材料屬性研究、批量生产加工製造工藝等也將得到長足擴展。
數字化、集成化成主要趨勢
在胡浩亮看來,隨着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技藝在泛智能電網中廣泛應用,引入“大、雲、物、移、智”新技藝將為整個互感器工業帶來新機遇。“結合智能電網擴展規劃,未來互感器产品應以新型傳感器的研製及應用為基礎,以可靠、穩定運行為前提保障,逐步擴大在智能配電網中的推廣應用。”他認為,新型傳感器的應用、數字化的輸出與一次設備的集成化將成為互感器未來擴展的主要趨勢。為此他提出,互感器應以加快現代智能化配電網建設、達成配電網裝備水平升級為目標,在产品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面進行突破升級,從模塊化策劃、批量化生产、全方位工藝品質管控等多個環節着手,在保證計量準確、可靠的同時,達成互感器數字化監測和控製,提升一次配電網設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互感器工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就新型的互感器产品應用而言,“以電子式互感器产為例,當前相關产學研單位對其产品原理、方案策劃、試驗考量等的研究已經取得很大進步,不過由於現場實踐、運行時間較短,其可靠性穩定性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對此他表示,新型产品的研制應用,要註重增強技藝創新和工藝生产能力,解決從試驗室到生产過程、現場實踐應用等環節的技藝難題,並在工程化應用中逐步推廣,同時結合電站運維人員生产操作需求,研究高效運維解決方案,堅持電子式互感器的創新方向與一線操作人員的切實需求相結合,不斷優化产品品質,在小批量試製到規模化生产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品質管控層面的理論、技藝、管理創新,並以此形成客觀、統一的工業標準。